现今画坛,每谓“工笔”似乎是一个略显轻视的字眼,孰不知中国画自古以来都是工、写兼备,先为技法分,后为科目分,工笔、写意其实是不分家的。但是,绘画发展到现、当代,一时“水墨渲淡”为雅,“青绿重彩”为俗……“水墨之下色无功”的传授,实际上是强调水墨的重要性而非轻色彩、轻工笔的课徒语,却被一些人偏用了。
中国绘画源远流长,与文字同生。彩陶岩画开其先河,自始就以线造型,以形传意,力求规整,并施重彩。从西安半坡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“人面鱼纹彩陶盆”上的图案足以证明,中国画的起源就是以描绘细致、落笔谨慎,以形写意,以意造型的。战国时期的帛画《人物龙凤图》,线的运用已较成熟,画面人物、龙凤的布局为写意,而其造型、线条则工细严谨。到了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“T”型帛画,已是有很高成就的工笔重彩画了。承上启下,秦汉、两晋、隋唐、五代、两宋,从逐步完善、鼎盛、高峰、直至灿烂辉煌,到了元、明、清,中国画的发展,盖以工细为主流。唐代大诗人、画家王维讲求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,启蒙了文人画。宋代大家苏东坡借绘画宣泄胸臆,重笔墨情趣,文人画便由此兴起。元代画家愤世嫉俗,寓意抒情,影响明、清。到了现、当代,中国画来了个急转弯,重写意,轻工笔,事实上早已不是文人画先祖王维的本意了。
既然“工笔”“写意”之称谓,发展到现在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了,那就姑且这样说开去吧。纵观中国画史,传世佳作均以工笔画居主。南北朝时代的谢赫提出的六法论,为中国画制定了一个根本大法,它不仅是衡量中国画优劣的标准,还应是每一个中国画家遵循的基本法则。 “气韵生动,骨法用笔,应物象形,随类赋彩,经营位置,传移模写”,此六法至少一半以上讲的是“工整”。《宣和画谱》中论展子虔的《游春图》云:“远近之势尤工,故咫尺有千里之趣”。黄宾虹论唐代绘画:“大凡唐代画法,每多清妍秀润,时斤斤于规矩,而意趣生动,盖唐人风气淳厚,犹为近古,其逼虽如匠人之刻不鸢,玉工之雕树叶,数年而成,于画法谨严之中,尤能以气见胜,此为独造”。顾闳中的《韩熙载夜宴图》不仅真实细致地再现了夜宴的豪华排场,而且把韩熙载寂寞寡欢的内心世界也细腻地刻画出来,运笔精熟,色彩绚丽和谐,画中除了人物及与人物有关的道具以外,其他背景大写意地……一空敌万金。梁楷的《泼墨仙人图》一举突破院体画派的严谨,使写意人物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,写神而又不失形似;同样梁楷所作《八高僧故事图》却精细工整,以工代写,以写释工,生动传神。传统中国画中佳作浩如烟海,蔚为壮观,敦煌、永乐宫、法海寺壁画等等••••••直至明清的陈老莲、任伯年、近现代的齐白石、徐悲鸿、张大千••••••举不胜举,无一不是能工善写的高手。中国画的“工”与“写”,还要看画什么,是表现奢华、富贵;还是表现田园、野逸。若表现前者,除造型上严整,构图上庄重、大气以外,材料技法上也必施以浓墨重彩,贴金描银。若表现后者,就应构图空灵,水墨渲淡,线条飘逸松散,自然不必堆金弄银、浓妆艳抹了。
中国画工、写的风格,还受着中华文化的制约。绘画与文学一脉相通,与诗词、戏剧、音乐、舞蹈、雕塑、书法等异曲同工,皆有工写之妙。以文人画开山者王维为例: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”,“山路元无雨,空翠湿人衣”,何等的工细写实;又句: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。大漠的孤烟,一个“直”字,多么写意、写真,长河的落日,一个“圆”字,又多么的绘形、绘色、绘神,大写意地开阔,意境雄浑!戏剧更是如此,手持马鞭以示骑马,上来几个跑龙套的喻示千军万马,舞台上的一张桌、两把椅,就可以千变万化,可以是贫民百姓家,也可以是御帝高座的金銮殿,真乃大写意也!再通过演员的唱、念、做、打,把人物刻画的细致入微,生动传神,此为“工笔”是也。被誉为“世界八大奇迹”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,千人千面,千姿百态,人物面部刻画入微,手势动态各异,工细之至,但衣袍鞋履却以写意的手法雕塑,单纯、洗练而整体。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的《兰亭序》,骨骼清秀、点画遒美、行气流畅、不拘常格、痛快淋漓,字里行间,堂堂一派风雅君子之气。每一个字的点划、撇捺、替按、转折,却又是那么工整、严谨、内收,其中有多个“之”字,皆无一重样耳,此为亦意亦工之至矣!
佛家语“勇猛精进”也可概括整个中国画的创作精神,既要有“搜尽奇峰打草稿”的气魄,又要有“赏心只有三两枝”的精益。李太白“会须一饮三百杯”的豪情万丈,是令人敬佩的大写意之雄风,杜工部“晚年更觉诗律细”更是厚重严整、沉郁顿挫的圣人之气派。宋代传世名作《千里江山图》乃王希孟十六、七岁所作,这位年岁未及弱冠便匆匆夭亡的年轻画者,他必然是才高八斗,但未必学富五车,你自然不能用学问深浅来衡量他,术有专攻,绘画是一个独立的行当,不是有一些“修养”,就能在宣纸上涂出“味”来的。苏轼等一些文人闲来赋词论道,行走于诗书画之间,由于他文学上成就卓著,而影响到绘画,我们画家自身应当清醒,他们毕竟是“行外人”,虽然文学与艺术相融相通,但也相互独立。
“工”“写”本是技法分,现为科目分,实是把中国画本质断章取义了。人物画讲传神,山水画讲意境,花鸟画讲情趣。宋人绘画并不全是如实描写,元人的臆造,也并非全无生活依据,只是各有偏重罢了。“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”、“似与不似之间”等等,这都需要画家自己的把握。故而一个画家应是能“工”善“写”的全才,才称得上是一个好的从业者。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